4月9日,2025年“佛冈有礼”电商品牌节暨电商赋能“农文旅”踏青节活动在佛冈县迳头镇楼下村开幕。活动旨在通过深化“政府搭台、企业主导、高校助力”的协同机制,探索电商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为佛冈县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动能。

4月9日,2025年“佛冈有礼”电商品牌节暨电商赋能“农文旅”踏青节活动在佛冈县迳头镇楼下村开幕。
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展开校企合作
在开幕式上,佛冈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曾锦常发表致辞。他表示,近年来,佛冈深入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为引擎,全力打造“佛冈有礼”区域公用品牌,推动“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电商赋能、产业兴县、品牌强农”的特色发展之路。佛冈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精进特色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扩大市场空间,充分发挥特色产业在富民兴村、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
签约仪式上,华南农业大学杂草项目研究团队与佛冈华辰文旅有限公司签订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稻田草害演替规律与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集成示范项目”基地合作协议,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稻田草害演替规律与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集成示范项目”试验站揭牌仪式。这一合作标志着佛冈稻作区正式接入高校科研体系,实现田间数据与实验室研究的双向联动,为农业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和科技成果转化按下“加速键”。

华南农业大学杂草项目研究团队与佛冈华辰文旅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基地揭牌。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陈勇教授表示,该校将充分利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稻田草害演替规律与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集成示范项目,作为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用”融合的核心平台,通过该平台建立“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模式创新-产业应用”的完整链条,推动佛冈农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为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科技支撑和贡献力量。
活动现场还同步举行了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百千万工程”工作站揭牌仪式。该工作站通过政校企村协同联动为纽带,以科技赋能、人才支撑、产业融合为核心,为佛冈县乡村振兴注入多维动力。工作站的成立标志着佛冈探索一条“科技驱动、产教联动、城乡互动”的县域振兴新路径,为粤北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样板。
高校专家受聘为佛冈农业“智库顾问”
乡村振兴,既要有“泥土香”,更要有“书卷气”。活动现场还举行了佛冈县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专家聘任仪式,多位高校专家受聘为乡村振兴“智库顾问”,借助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加速科研成果向农业生产实践的转化,为佛冈构建智慧农业示范带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在“佛冈电商助力农文旅产业发展”研讨会上,政校企三方代表共商发展大计。会议聚焦以电商赋能,将传统农耕文化、特色农产品与乡村旅游资源“串珠成链”,探索“线上引流+线下体验”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推动传统农业向数字化、品牌化转型。

在“佛冈电商助力农文旅产业发展”研讨会上,政校企三方代表共商发展大计。
华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与社会服务处副处长陈永晴表示,该校将依托农业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优势,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为佛冈农业注入新动能。同时,将不断深化校政企合作,构建更为紧密、高效的产学研合作平台,通过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非遗文化传承基地和乡村休闲旅游带,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良性循环,全方位推动佛冈农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广东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华农力量。
活动期间,与会嘉宾还实地考察了楼下村乡村运营基地、范仲淹勤政文化馆及研学基地,深切感受了“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佛冈实践。
“佛冈有礼”引领农产品向线上发力
近年来,佛冈依托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成果,在深化农产品上行体系方面,以“佛冈有礼”区域公用品牌为龙头、以产品资源为载体、以品牌品质为核心、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结合当地特色农产品实际,开发了丝苗米、魔芋、益肾子等36款有特色、有竞争力、有规模的品牌授权产品,累计培育农产品品牌3个,开设线上连锁店15家。
“佛冈有礼”以强劲的品牌力驱动,2024年带动农产品销售额达到1.21亿元,引领县域农产品从传统的线下销售模式向线上电商平台转型,实现了“农产品出村、文旅资源破圈、产业链增值”多维突破。

“佛冈有礼”各色农产品。罗沅琪 摄
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电商品牌节是佛冈深化“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实践。未来,佛冈将聚焦“农业科技化、产业数字化、文旅品牌化”三大方向,持续推进电商与农业、旅游、文化深度融合。通过强化“佛冈有礼”品牌矩阵建设、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优化农文旅服务供给,打造“产供销一体、农文旅互促”的乡村振兴样板,赋能“百千万工程”。
撰文:罗沅琪 通讯员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罗沅琪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