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优号

中国煤科:以科技赋能 绘就地球生态新画卷

时间:2025-04-22 15:54:00

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中国煤科作为我国煤炭工业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和排头兵,勇担央企职责使命,以科技创新为驱动,致力于煤炭安全绿色智能开发和清洁高效低碳利用,积极投身美丽中国建设与绿色发展实践。

从让废弃矿坑“披绿生金”到助力地球畅快呼吸,从构筑生物质燃烧利用新格局到推动煤电“三废”变废为宝,从打造矿区“零碳”新生态到共筑生态多元美丽家园,多维度发力,为守护地球生态“命脉”交出了一份亮丽的答卷,在煤炭行业绿色转型的道路上留下坚实的足迹。

生态修复治理,让废弃矿坑“披绿生金”。中国煤科下属科工生态作为支撑国家矿区生态安全的国家队,锚定“废弃矿坑治理典范”目标,与地方政府一道共同开启海州露天百年矿区央地协同治理。通过构建“地灾治理+生态修复+资源利用”三位一体治理体系,综合运用“空-天-地-孔”一体化勘测体系与智能化注浆管控系统,首次摸清了困扰矿坑多年的灾害病因及采空区特征,攻克了困扰矿区二十载的北帮边坡蠕动变形顽疾,并通过引入光伏新能源、煤矸石综合利用、文化旅游等产业,让废弃矿坑“披绿生金”,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了从“城市伤疤”到“工业遗产”再到“经济引擎”的绿色转型,走出了一条资源开发与生态治理的平衡之道。

科工生态海州露天矿综合治理项目

煤层气提浓利用减排,助力地球畅快呼吸。中国煤科下属煤科院创新性开发出低浓度煤层气高效提浓技术,主要针对有效管控煤矿区瓦斯抽采排放、实现瓦斯资源梯级利用的迫切需求,通过自主研发的高效碳分子筛吸附剂及低能耗变压吸附工艺,破解了甲烷与氮气选择性吸附分离技术瓶颈,成功将煤层气中的甲烷浓度从20%提升至90%以上,有效避免了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该技术凭借其分离效率高、操作压力低、甲烷回收率高等显著优势,不仅已成功应用在山西、甘肃、河南等地建成的多个工业化项目,累计减排二氧化碳当量超百万吨,而且在含氦煤层气提取高纯氦、油田伴生气和页岩气净化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空间,对实现“抽气即减排、产气即增效”具有积极作用。

能源清洁燃烧,构筑生物质利用新格局。中国煤科下属天地融创聚焦国家“双碳”目标的战略需求,依托燃烧研究领域的雄厚底蕴,将生物质利用的“零碳”理念和新型机械翻转解耦燃烧技术有机结合,独立开发了类流态化回转炉燃烧技术。针对原生生物质来源复杂、成分多变、易积灰结渣等诸多难题,创新采用机械翻转主动强混结构,强化物料混合,对不超过20cm的原生生物质具有良好燃烧适应性;利用固体物料解耦燃烧技术,根据燃烧进程分级多次配风,物料燃烧效率可达99%,大气污染物可实现超低排放,达到了环保与效益的双赢。此项技术为原生生物质的大规模清洁利用打开了新大门,为我国能源转型注入了新动力,为“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了新力量。

煤炭绿色开采,让煤电“三废”变废为宝。中国煤科下属开采研究院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双碳”战略,面对煤炭开发中的环境难题,致力于发展低损害绿色开采技术。针对西部矿区协同解决碳排放及粉煤灰资源化、规模化利用问题,经过多年奋力攻关,研发出我国首套CO2矿化粉煤灰制备煤矿绿色注浆材料关键技术与装备,建成了地面预制浆、固碳降碱反应、烟气循环利用、矿井水循环利用、长距离管道泵送、测堵测漏和井下注浆充填等系统,成功应用于国家能源集团三道沟煤矿,年处理粉煤灰能力达到50万吨,固碳约3万吨,实现粉煤灰固碳、粉煤灰注浆防灾、矿井水循环利用以及地面减沉等多重目的,探索出一条煤电企业废水、废气和废渣协同处置利用新途径,成功填补了粉煤灰固碳与煤矿井下规模化利用技术与装备领域的空白,推动了传统业务向“绿水、绿地、绿废”三绿方向转型。

绿色智能融合开发,打造矿区“零碳”新生态。中国煤科下属北京华宇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依托多技术融合创新推出“零碳矿区一体化解决方案”。该方案构建了全方位的绿色环保技术体系,在能源利用革新方面,开发煤矿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将低品位余热转化为建筑采暖、井筒防冻等多元热源,在陕煤澄合西卓煤矿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5万吨,节约标煤约6000吨。固废处理领域,行业首创井下邻位注浆充填技术,在淮河能源唐家会煤矿实现年处理煤矸石100万吨。生态建设环节,集成绿色建材应用、雨水收集与中水回收系统,配套分布式光伏和风电设备,构建循环经济新模式。同时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在煤矿智慧中心集成智能照明、环境调控、会议系统等先进功能,打造现代化矿区“智慧中枢”。该方案为煤炭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示范样板。

北京华宇零碳矿区一体化解决方案

环境治理保护,共筑生态多元美丽家园。中国煤科下属重庆设计院依托设计专业优势,在生态规划设计、环境治理保护等领域创新实践,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打造了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与提升工程、安居镇琵琶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程等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工程项目。其中安居镇琵琶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程,通过生态修复保护和生态环境系统治理及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丰富岛内植被、提升生态观赏性,提高岛屿生态环境承载力,提升岛屿生态价值。采用一带(产业展示带)+一环(生态活力环)+三片区(生态露营区,风光体验区,自然修复区)的整体构架,打造多元复合产品旅游岛、观光游览体验生态岛、特色文化旅游创意岛,实现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

重庆设计院安居镇琵琶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程

未来,中国煤科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履行央企社会责任,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持续推动煤炭行业绿色转型发展,不断拓展技术应用边界,加大科技创新研发投入,让绿色成果在更多地区、更多项目中落地生根。同时,加强与各方的合作交流,凝聚更多力量共同守护地球生态,在迈向“双碳”目标的征程中,绘就更加绚丽多彩的地球生态新画卷,持续谱写煤炭行业绿色发展新篇章。

相关推荐
电连技术: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23.80%

电连技术: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23.80%

【电连技术: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23.80%】财联社4月22日电,电连技术(300679.SZ)公告称,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1.96亿元,同比增长15.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3亿元,同比下降23.80%。

2025-04-22 21:51:00

中国煤科:以科技赋能 绘就地球生态新画卷

中国煤科:以科技赋能 绘就地球生态新画卷

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中国煤科作为我国煤炭工业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和排头兵,勇担央企职责使命,以科技创新为驱动,致力于煤炭安全绿色智能开发和清洁高效低碳利用,积极投身美丽中国建设与绿色发展实践。从让废弃矿坑“披绿生金”到助力地球畅快呼吸,从

2025-04-22 15:54:00

这个第一,中国连续保持16年

这个第一,中国连续保持16年

4月14日至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展开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本年度的首次出访,不仅延续了中国重视周边外交方向、与东盟国家高频互动的外交节奏,更释放出深化经济联系、加强商贸合作、进一步推动区域一体化的明确信号。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4周年,也是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15周年

2025-04-22 13:21:00

日媒称公明党党首将携石破茂亲笔信访华

日媒称公明党党首将携石破茂亲笔信访华

本报特约记者 王 辉 本报记者 李迅典据日本《每日新闻》20日报道,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将于4月22日至24日访问中国。这是自去年11月齐藤就任公明党党首以来,首次访问中国,但恰逢中美围绕美国政府关税措施矛盾激化的时间点,故而此访备受关注。公明党计划利用与中国的独特关系,推动中日关系改善。报道称,齐藤

2025-04-22 08:35:00

40名国际留学生走进五华感受春城魅力

40名国际留学生走进五华感受春城魅力

留学生在拾翠民艺公园聆听工作人员讲解。五华区委组织部供图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刘会芳)日前,五华区开展以“共筑友谊桥梁 共话美好未来”为主题的“感知中国——探寻美丽中国·世界青年游”活动。来自越南、柬埔寨等10余个国家的40名国际留学生走进五华区,通过实地探访、互动体验与对话交流,感受春城的速

2025-04-22 08: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