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国家自然博物馆首部4D科普大片《海洋深深》首映。观众化身“虚拟深潜员”,从阳光斑驳的浅海珊瑚礁一路潜航至幽暗的万米海沟,沉浸式感受海洋的壮美与脆弱。

“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也是我们影片想要传递的核心思想。”国家自然博物馆党委副书记王世雯说,在影片中,观众既能观赏到绚丽多彩的海洋生物,也能看到退化的珊瑚礁、被渔网缠绕挣扎的海龟、沉积在深渊的易拉罐。“我们想通过影片呼吁大家一起保护海洋,热爱地球,守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影片的灵感源自我国著名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的第一次深潜感受——不能自抑的兴奋。创作团队耗时两年,研读大量海洋科研科普文章、著作,跟随科学家深入南海科考站、仿生机器人实验室,将科研一线的真实故事搬到观众眼前。

这部20分钟的短片,凝聚了40多位专家的智慧。影片逼真呈现了近百种海洋生物——从大白鲨的鳞片反光到发光微生物的波长参数,每一帧画面都经过了标本比对、动态模拟。创作团队还邀请了水下摄影师,逐帧校准珊瑚虫摆动的弧度。
每一帧画面都得到了科学家的审核。王世雯举例:“为了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观感,我们的初版将场景置于清亮的水域中。此举却遭到专家的反对,因为真正海水的质感并非如此,我们真的就全部推倒重来。”深渊垃圾的镜头也是在专家的坚持下得到了保留,虽然没有一句台词,却让所有观众都听懂了海洋的呐喊。

该电影将在国家自然博物馆长期上映。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牛伟坤,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