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晴
4月22日,德州市召开“2025年度民生实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体育局分别介绍本部门承担的2025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开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全市教育系统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实施了一大批民生工程。2025年,将关心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和视力防护作为民生实事重点推进实施。
关心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和视力防护民生实事的具体任务目标是完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在市、县两级设置“守护成长”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站,推进全员育人导师制,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开齐开足体育课程,保障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校内不少于1小时。落实“六个一”近视防控要求,每学期组织2次视力筛查,建立视力健康档案。扩大护眼灯配备覆盖面,实现全市1-7年级教室护眼灯全覆盖,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室护眼灯配备率达到85%,总体近视率较上年下降。
为扎实推动关心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和视力防护工作取得实效,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一是深化心理健康提升行动。进一步健全了市县校纵向联动、家校社医网横向延伸、部门协作议事的工作体系。统筹协调省市县三级教育行政部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及高校资源,构建了“1+12+N”的心理健康服务矩阵。建立完善了筛查诊疗服务、监测预警机制,进一步牢筑学生心理健康防线。二是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通过公示体育课程表、“线上+线下”巡课、公开监督举报电话等方式推动学校开齐开足体育课,发挥体育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保障体育课时供给。启动实施了体育器材共享、微操场开发等学校体育“十大”突破项目,建立完善了市-县-校-班四级阳光体测班级联赛机制,深入开展“嗨!课间”系列活动,推行15分钟小课间,实施“课间教室清空”行动,确保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三是实施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将近视防控融入课堂教学和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狠抓“六个一”近视防控落实,建立学生视力健康档案,及时发现视力异常的学生,探索推广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有效路径。进一步扩大了护眼灯配备覆盖面,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创造良好的用眼环境。强化“双减”政策的落实,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进一步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经过各方共同努力,这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心理健康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在全省率先设置了“守护成长”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站,心理健康教育已纳入常规课程体系,心理游园会等20项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建立了“学校、社区向辅导室(站)”“辅导室(站)向心理中心”“心理中心向心理机构”“心理机构向医院”转介四级绿色通道,开通心理健康热线18条,11家卫生中心成为转介干预定点机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二是学校体育运动氛围浓厚。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发“微操场”、打造“体育角”1000余处,学校体育设施更加完善,部分学校运动场地不足问题得到解决,学生们有了更加优质的运动环境。市级组建了体育教研专家团队,定期到学校说课、送课和听评课,推动体育教育模式创新,丰富课程内容,目前已开展30余次。与此同时,邀请媒体开展“以体育人”看校长、“名校长谈身心健康”系列访谈20余期,鼓励各级学校广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已有330余所学校探索性实施了15分钟小课间,学校以体育人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三是近视防控措施全面落实。全市786所学校完成标准对数视力表张贴工作,每月开展一次班内视力自测。组织开展了第10个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学生爱眼护眼意识不断提升。中小学校护眼灯配备工作有序推进,齐河县、平原县、天衢新区已实现了1-7年级全覆盖,其余县(市、区)也将在今年暑假集中进行安装。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丰富工作举措,深化家校共育,确保民生实事抓实抓好、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