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东平湖泛着粼粼波光,63岁的渔民张德海正举着手机当“透视镜”。屏幕里,水下摄像头传回的实时画面中,鱼群穿梭如织。“这水质,比俺用家的玻璃还透亮!”他笑着点开智慧渔业APP,溶氧量、水温、pH值三条曲线正在晨光中划出优美的弧线。在山东联通打造的"云+网+端"智慧渔业体系下,这位老渔民正亲历着渔业养殖的数字化蜕变。

生态红利:科技守护一湖碧水
这场数字变革让传统渔民变成了“新农人”。32岁的王鹏从城市返回家乡,在电商孵化基地架起直播间,背后的智能仓储区码着“身份证件”齐全的有机鳙鱼。“溯源二维码一扫,养鱼过程全透明!”他的手机镜头前自豪的向观众们展示。智慧渔业的发展带动了整个湖区产业升级。占地200亩的稻渔共生示范区里,农民既种稻又养鱼,亩均收益翻了两番。与此同时地方农业局联合山东联通开设了“智慧渔业学院”,而像张德海这样的“老渔民”,如今也学会在“智慧渔业学院”充电,1200多位乡亲通过“线上+线下”课程,从“凭经验养鱼”进阶为“用数据说话”的新农人。
数字赋能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效益,更让东平湖重现“清水芙蓉”之美。实时监测让氨氮含量同比下降40%,水体透明度提升至2米以上。曾经因污染频发的鱼类减产成为历史,特色养殖面积年增30%。
当千年渔场邂逅5G智慧,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产业变革,更是水乡未来的无限可能。随着5G+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的深度应用,在这片碧波荡漾的水域之上,科技与传统的完美融合,正谱写着新时代“鱼米之乡”的崭新篇章。(通讯员 宋繁城 亓鹏 范东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