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日报》( 2025年04月17日 10版)
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立足全区经济发展大局,紧扣项目、服务、作风等核心环节,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治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清障护航。
紧盯项目建设。市中区以“清廉工程”为抓手,相继出台《关于监督保障促进“建设乐山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目标任务落地落实的十三条措施》《关于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六条措施》《关于强化纪律监督护航三个“一号工程”的七项措施》,以制度建设为营商环境优化保驾护航。组建监督专班,运用“室组片地”联动机制,对全区60个重点项目“挂图监督”,确保项目推进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建立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优先处置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同时,将查办案件与推动深化改革、堵塞制度漏洞结合起来,利用监察建议书、提示提醒函等,推动个性与共性、显性与深层次问题同步整改,实现“查处一案、治理一域”的综合效果。
找准急难愁盼。市中区始终把企业需求作为监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畅通来信、来访、来电和网络等监督渠道,配合12345心连心热线,利用“监督一点通”平台,全面收集影响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实行“包企走访”制度,县级领导定期走访了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痛点、难点和堵点,纪检监察干部对项目建设全流程开展“1+1”跟进监督,重点查找承诺不兑现、政策不执行、审批办事效率低等问题,通过“发现问题—分类交办—跟踪督办—整改销号”工作闭环,督促职能部门完善“优商护商安商”服务举措,推动服务提质增效,切实把企业“诉求清单”变成“成果清单”。
改进干部作风。市中区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在全区开展转变作风集中整治行动,制发《关于严肃纪律深化干部作风的九条措施》,围绕相关问题,严查违规行为,规范审批行为和自由裁量权,通过严肃查处,形成有力震慑。同时,注重加强警示教育,通过召开主动说清问题敦促会、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摄制专题警示教育片、制发案例通报等方式,不断深化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突出严管厚爱,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敢担当、善作为。
(作者:王姗 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