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优号

古老技艺进校园

时间:2025-04-18 12:05:00

一根长约1.5米的细竹条,轻轻用手一拨,一个重0.75公斤的铜盘便开始自如地在竹条顶端快速旋转……近日,在南安市省新镇金光中学的操场上,10余名学生手持铜制铙钹,喊着节奏将其抛向空中,古铜色的铙钹在阳光下划出优美的弧线,碰撞出清脆的声响。这项源自唐代,如今却已少见的民间技艺,正在校园寻找它的传承人。

校园里,这项古老技艺正在传承。

高杆铙钹,练的是平衡性,肢体小面积接触杆体便要撑起杆体和转动的铙钹。

高杆顶双钹。

掷铙钹使用的器具主要有铙钹、七寸棒、软刹、香炉。掷铙钹者皆为男性,动作刚劲有力,技术性强,表演时间可长达2个多小时。其技艺融合武术身法与传统乐理,表演者需同时完成抛接、击打、转体等高难度动作,由于表演即兴成分多,打击乐随表演者动作的变化,时急时缓,任意反复,常常在表演现场起烘托情绪的作用。

掷铙钹学起来很辛苦,练习过程中擦伤虎口、手指,砸到身体都是家常便饭。

“洞宾背剑”考验身体的柔韧性。

孩子们在练习“昙花一现” 。

给铙钹边缘上蜡,让拨动更顺畅。

在省新镇垵后村,今年40岁的李用森已坚守这项技艺24年了,是泉州掷铙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一直以来,李用森想把这门老祖宗传下的技艺延续下去。2021年,他受邀走进金光中学,看到不少学生对掷铙钹感兴趣,便坚持每周利用一些课后延时时间,到学校传授自己的技艺。

反复练习是打磨基本功的必要过程。

兴趣,是传承的最佳载体。

孩子们在练习手顶钹。

如今,这项古老的技艺在校园中找到了传承人,不仅让这些学生娃在身体力行中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文化认同的种子。(记者 李想 文/图)

来源:海丝商报

相关推荐
古老技艺进校园

古老技艺进校园

一根长约1.5米的细竹条,轻轻用手一拨,一个重0.75公斤的铜盘便开始自如地在竹条顶端快速旋转……近日,在南安市省新镇金光中学的操场上,10余名学生手持铜制铙钹,喊着节奏将其抛向空中,古铜色的铙钹在阳光下划出优美的弧线,碰撞出清脆的声响。这项源自唐代,如今却已少见的民间技艺,正在校园寻找它的传承人。

2025-04-18 12:05:00

最喜欢的一道菜是哪个?济南高新区遥墙中学的学生投票给了TA

最喜欢的一道菜是哪个?济南高新区遥墙中学的学生投票给了TA

在济南高新区遥墙中学,学校食堂深受学生们的喜欢,在学校的美食大赛评比中,红烧肉成了孩子们票选出的“最喜爱的一道菜”,此外,还有好多菜都获得了大家的“点赞”。学校校长王洪山说,高品质、好口味的菜品,能让孩子们爱上学校生活,也能让他们的成长更加有保障。记者:李鹏 编辑:俞丹 校对:刘恬

2025-04-16 20:13:00

国家安全教育从娃娃抓起 云南省普洱市森林消防支队为孩子们撑起“安全伞”

国家安全教育从娃娃抓起 云南省普洱市森林消防支队为孩子们撑起“安全伞”

云南网讯(记者 杨苑 通讯员 郭元丰 沈禹宏)“同学们,遇到森林火灾要记住——逆风跑、往空旷地方逃!”“地震来了别慌张,‘黄金12秒’要躲到坚固的桌子下!”4月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当天,云南省普洱市的校园里格外热闹,森林消防员们化身“安全老师”,带着救援装备和生动案例走进课堂,让孩子们在互动

2025-04-15 21:01:00

阳泉市北岭社区“悦”读童趣:点亮世界读书日

阳泉市北岭社区“悦”读童趣:点亮世界读书日

在2025年“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积极响应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培育读书风尚 建设文化强国”的号召,阳泉市城区南山路街道北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响应,开展了一场丰富多彩的儿童阅读活动,吸引众多小朋友踊跃参与,也为世界读书日增添了一抹亮丽的童趣色彩。青年志愿者们走进辖区幼儿园,摇身一变成为“故事

2025-04-15 14:30:00

体育支教,种下希望

体育支教,种下希望

清晨的大凉山深处,盐源县龙塘镇小学的操场上响起清脆的哨声。年轻的支教教师吉朵克布正带着孩子们练习三步上篮,汗水顺着孩子们红扑扑的脸颊滑落。不久之前,这所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还只有“瘪得没气的篮球”,如今,孩子们已能熟练完成运球、上篮、投篮等基本动作,羽毛球课上更是传来了此起彼伏的欢笑声。这样的转变并非

2025-04-15 09: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