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郑思哲 通讯员 钱 珍
“大家想想看,平日里我们老百姓办个白事,一碗酸汤、一碗米饭、一碗熬饭一份才40多元,是不是可以节省好多费用?同样,家里的人力、物力、财力是不是也可以省很多?”在盐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理论宣讲室,村党支部书记洪万云正在开展移风易俗宣讲活动。
洪万云所讲的,正是西宁市城北区马坊街道盐庄村倡导的移风易俗新风尚——“汤米三碗”。
所谓的“汤米三碗”,即一碗汤、一碗米、一碗熬饭。“以前村里办白事,有的村民会上12-14个菜,至少也得800多元一桌。现在,村里的丧事都是按照‘汤米三碗’的新标准,街坊邻居一人一碗‘熬饭’,再配上米饭和酸辣汤,既能吃饱,又不浪费。”盐庄村红白理事会副会长洪宜华说。
“奶奶生前就常对家人念叨,人死后大操大办没有意义,既浪费钱财,还会给子女增添负担。所以在奶奶去世后,我们果断选择丧事简办。停灵治丧期间,采用‘汤米三碗’,整个丧事办下来花费不超过3万元,减轻了家庭经济压力,也符合当下倡导的文明新风尚,真的挺好。”村民洪生虎感慨道。
过去,盐庄村每逢白事,村民们往往需要四处奔波,寻找场地、租赁帐篷、借用厨房用具、筹备宴席,一套繁琐的流程不仅耗费大量精力,更让许多家庭经济负担沉重。为改善这一情况,盐庄村筹资10万余元,建成设施齐全的丧葬房,配备了炊具、桌椅等办宴席的必备器具,完成了煤改电改造,彻底告别了过去租帐篷办事的旧模式。
如今,村民操办白事只需提前向村红白理事会提出申请并备案,理事会收到申请后,会集体商议审定宴席规模、人员范围等事宜,并指定专人负责指导、协调筹备工作,村民只需承担水电费。这一系列举措不仅简化了流程,减轻了村民的负担,还提升了白事办理的规范性和安全性,赢得了村民的广泛赞誉。
在大力推行移风易俗的过程中,盐庄村创新打造“移风易俗积分兑换超市”,将红白理事会的作用与积分管理模式巧妙结合,建立了激励先进、警示后进的奖惩机制,全面提倡丧事简办,强调勤俭节约、厚养薄葬,生前多尽孝,死后丧事简办。
盐庄村坚持党建引领,以党组织为核心,秉持“抵制陈规陋习、减轻群众负担、倡树文明新风”的理念,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多渠道宣传、宣扬典型等带动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扭转不良风气,乡村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编辑:韩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