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将在粤港澳三地盛大举办。作为赛事承办城市之一,惠州将承办跆拳道、滑板、轮滑以及残特奥会的跆拳道、跳绳五项赛事,这是惠州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也是对城市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

滑板运动员在惠州市体育运动学校训练。惠州日报记者朱金赞 摄
位于市区江北的惠州体育馆,经历了建馆21年来最全面的改造;走进惠州市体育运动学校,轮滑和滑板健儿正在全新升级的场地上积极训练……从场馆升级到运动员全力备战,惠州正以昂扬的姿态和坚定的信心,全力推进赛事筹备工作,用最高标准迎接十五运会的到来。
高标准推进场馆改造升级,打造现代化体育矩阵
步入惠州体育馆,能明显感觉到喜迎十五运会的氛围越来越浓。十五运会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随处可见。吉祥物是以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海上国宝”中华白海豚为原型,寓意喜气洋洋、其乐融融、团圆和美。
根据赛程安排,惠州体育馆将承办十五运会跆拳道项目以及残特奥会跆拳道、跳绳项目。“本次改造覆盖了场馆的多个关键环节,包括声光环境优化、无障碍设施升级、信息化设施升级等。”惠州市体育场馆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本次改造既能承接十五运会跆拳道项目的竞技对决,又能满足残特奥会赛事特殊需求。以场内LED全彩屏和灯光为例,C馆安装了LED全彩屏和赛事灯光,届时不仅能满足比赛的要求,还能满足转播与拍摄的要求。
同样紧锣密鼓升级的还有惠州市体育运动学校的滑板场和轮滑场。这里是广东省滑板、轮滑队伍的重要训练基地,曾培养出亚运冠军陈烨、世界级滑板选手曾文蕙等优秀运动员。
此次改造包括新建1064平方米的碗池赛道、扩建街式滑板场地、优化轮滑场护栏、全方位信息化建设等,确保场地符合国际顶级赛事要求。改造升级后,惠州市体育运动学校的滑板场和轮滑场将与完成“双面改造”的惠州体育馆共同构建起现代竞技运动新矩阵。
科学训练积极备战,“希望在家门口取得好成绩”
“家门口”的主场之战,既有压力也有动力。“我们的队员正全力以赴投入训练。”广东省滑板队、轮滑队总教练卫乃章说。
广东省滑板队今年春节后即投入高强度的全运会备战,聘请了巴西外教,引进国际先进训练方法,在动作风格变化的基础上,技术有了进一步提升。广东省滑板队还安排队员赴广州、肇庆等地外训,组织队员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大型滑板赛事,以赛促练,积累大赛经验。
除了拉练,全运会前的两站积分赛(武汉、广州)是关键战役。“只有进入积分赛前十五,才能拿到全运会决赛资格,队员们压力不小,但斗志昂扬。”卫乃章说。
面对即将到来的全运会,广东省滑板队种子选手郑好好向记者透露了自己的训练计划。目前,除了精进滑板动作要领,多练大招,她还在体能训练上下了很多功夫,如核心训练、腿部力量等。
除了技术上的突破和体能训练,她认为心理调整同样重要。“训练中难免受伤,但我们会互相鼓励,全力以赴。”郑好好笑着说,“在家门口比赛更要努力,目标是站上领奖台!”
在隔壁的轮滑场上,轮滑运动员在努力训练。记者了解到,十五运会惠州将选出8名选手代表广东省轮滑运动队参加7个小项的比赛,其中部分主力队员将参加大部分项目比赛。而在众多项目中,以5000米积分赛难度最大,它对运动员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既要有过硬的基本功和技术,又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
“轮滑队同样进入了高强度备战。除了日常训练,我们还带着队员前往上海参加了前不久举行的2025国际轮滑马拉松巡回赛和中国轮滑马拉松公开赛,成绩不错。”卫乃章说,接下来将做好技术提升和心理素质培养这两个平衡点,让队员们在全运会上有更精彩的表现。
来源:惠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