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4月16日援引台湾《中国时报》15日发表题为《谈判迎合特朗普恐重创台湾经济》的社论,摘编如下:
面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台湾奉上台积电1650亿美元的“投名状”,却换来32%的所谓“对等关税”;为抢搭谈判列车,民进党当局重蹈覆辙,弃守经贸防线,这种缺乏全盘思考规划、曲意迎合的策略无法化解危机,只会对台湾利益与人民福祉造成更大伤害,赖清德却叫民众“吃苦当吃补”。
台湾在第一波谈判之列,于11日举行台美视频会议,目前仅知讨论议题包括“对等关税”、非关税贸易障碍、出口管制等,会谈时程、层级、具体内容与效果讳莫如深。民进党当局逢美必软,可想见在特朗普极限施压之下毫无抗拒能力。
至于电脑、智能手机、半导体制造设备等产品“归入半导体”,暂时豁免“对等关税”,充分说明了盛气凌人的特朗普政府对许多细节问题尚未定案,随时视情况弹性调整,这是典型的特朗普式“交易艺术”,赖当局则为营造台美关系无碍的政治考量轻易就范。
从台积电到美投资,赖清德匆促提出“对等关税”的5项因应策略,到谈判团队急就章上阵,显示团队在压力之下无法谋定而后动,轻率亮出手中底牌。零关税、包括军事项目的大采购、对美大投资、解决高科技管制与洗产地问题等,未上谈判桌就丢盔卸甲。
零关税代表守护农民权益多年的关税防线全面溃散,稻米进口“关税配额制”走入历史,廉价加州米在台湾市场更具竞争力。
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于3月31日公布“2025年对外贸易壁垒评估报告”,再次点名台湾对美国的猪肉、牛肉、马铃薯、转基因食物、稻米、米酒税率等限制为“不必要的贸易障碍”,甚至要求取消学生营养午餐不得使用转基因食物的禁令。依照目前的谈判策略,不久的未来美国牛肉、猪肉很可能在免于标示产地之下全面开放进口,台湾的食安防线全面瓦解。
大家心知肚明,关税只是工具。对于台湾,特朗普不仅要缩小贸易逆差,更要迫使台湾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链移植美国,重振美国制造业,创造更多就业,即使没有掏空台湾,也重创台湾经济命脉。
对特朗普的关税牌和反复无常,赖当局的战略思维与设计漏洞百出,禁不起检验,号称全球布局,却缺乏整体性考量,去年台湾地区对大陆与美国出口占比分别为31.7%与23.4%,赖当局竟要“脱中入北”。除非找到替代市场,否则台湾就要承受贸易逆差;在“最惠国待遇”原则之下,对美国货品零关税及全面开放市场将适用于其他国家,台湾产业是否能承受冲击?除了经贸领域,据报道,美方有意扩大战场,锁定汇率与台湾地区拥有的庞大美国债券,届时台湾地区将更难以招架。
更重要的是,在赖当局毫无保留向特朗普投诚之后,迄今无法获得美方任何积极的政治信号,一场不透明的视频会议无法消除人民与市场的焦虑。“非红产业链”“立足台湾、布局全球、加强美国、行销全世界”只是空洞的政治口号,赖清德罔顾民生,脱口而出呼吁台湾人“吃苦当吃补”,才是他的真心话。
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贸易战且战且走,目前只是序幕,假如赖当局不能痛定思痛改弦易辙,台湾产业遭殃、经济沉沦、人民继续吃苦将是难以避免的结局。【来源:参考消息网】
*******************************************************
【台海网报料渠道】
邮箱:taihainet@163.com
报料、登报、维权、内容合作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