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9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尹曲华 杨正强)“‘镜面人’是一种罕见病,全球发病率仅为1/12500至1/50000,许多患者因漏诊或误诊而错失早期干预的机会,导致症状迁延加重。”湖南省胸科医院放射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姚其能今日表示,临床最近诊断出一名卡塔格内综合征(Kartagener综合征)患者,虽然卡塔格内综合征无法被根治,但合理的早期诊疗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姚其能介绍,正常人的心脏位于胸腔的左侧、肝脏在右侧,而“镜面人”的心脏位于胸腔右侧,肝脏则在左侧,犹如镜子中的影像,这种常见于小说中的特别人群并不是凭空捏造。在临床上,这样的人被称为“镜面人”,他们的脏器位置呈180°反转。
近日,家住湖南湘江新区的刘先生,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在当地卫生院予以抗感染(头孢类)治疗10余天后,咳嗽、咳痰未见明显好转。刘先生便到湖南省胸科医院接受进一步诊治。
“因为我妈妈就曾患有结核病,我的病总是不好,怀疑是不是得了结核……”谈及就诊经过,刘先生对医生说。
在影像检查中,医务人员通过患者的胸部 CT 发现,其存在多发性支气管扩张,并伴有内脏全反位。患者影像检查中的这一反常现象,引起了医院放射科姚其能名医工作室医务人员的重视,结合影像学特点与临床表现,高度怀疑患者患有卡塔格内综合征。
“这是一种由纤毛功能缺陷,从而导致的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性疾病。”医院放射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姚其能介绍,卡塔格内综合征又称为内脏全反位-鼻窦炎-支气管扩张综合征,或称家族性支气管扩张,属于先天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患有该疾病的人,其纤毛功能障碍使呼吸道分泌物难以有效排出,从而易出现反复感染,典型表现为“三联征”,即支气管扩张、慢性鼻窦炎和内脏全反位。
为进一步确认判断,姚其能名医工作室团队建议患者接受鼻窦影像学检查,检查结果中的慢性鼻窦炎影像学表现也证实了医务人员的怀疑。
尽管卡塔格内综合征的确诊往往需要依赖电子显微镜观察纤毛超微结构或基因检测,但现有的影像学与临床证据已为初步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于是,湖南省胸科医院放射科、内五科医护团队迅速为患者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让患者接受科学、正规的治疗。
“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尤其是存在特殊影像学表现时,必须深入分析、拓宽思路,重视罕见病的诊疗。”对于工作室团队诊断能力建设的提升,姚其能表示,罕见病并非不可诊断,提升对罕见疾病的认知与诊断能力,是优化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而及时识别、精准推断以及多学科协作,是诊疗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