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脚后跟疼就是缺钙吗?医生:别全让骨质疏松背锅!
大家容易将脚后跟疼与骨质疏松挂钩,实际上也是情有可原,因为当人体对钙的吸收不好或是缺钙时,跟腱、跟骨容易得不到充足的钙质,致使发育受到影响,骨质也会不够坚硬。这种情况下跟腱、跟骨就可能会发生病变或是受到损伤,脚跟就会出现疼痛。
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并不是所有的脚后跟疼都与骨质疏松有关,因为不同的疾病可能会出现相似的病症,脚后跟疼也是如此,它的出现还可能是跟腱炎、骨刺、足底脂肪垫萎缩有关。
跟腱炎
虽然大家觉得跟腱炎很陌生,但它影响踝关节的常见问题。跟腱位于我们踝关节后方的一条大的肌腱,它连接着我们小腿后方的肌肉群到跟骨,可以说我们生活中的跑步、跳跃、攀爬等动作,都需要跟腱的参与。
但如果我们过度使用跟腱,其中的纤维就容易发生慢性损伤,跟腱炎也会随之产生,这种情况下连接小腿和脚跟的条状组织出现炎症、损伤,踝关节背部会出现疼痛,所以很多人会觉得脚后跟疼。
骨刺
骨刺就是我们常说的骨质疏松,它的出现往往和脚后跟的跟骨发生退行性病变有关,若进行X线检查,我们会发现跟骨位置存在大小不一的骨刺。众所周知,当我们在行走时脚后跟的任务非常重,它需要承受人体的重量。
如果我们的脚后跟出现骨刺,这种重量就会把目标瞄准骨刺,周围的跟骨或肌腱可能会局部发炎、发生充血,若刺激到神经,我们就会觉得脚后跟痛。
足底脂肪垫萎缩
当身体还年轻时,足底的脂肪垫会起到防止摩擦、缓冲震荡的作用,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作用会有所减弱,致使局容易受到损伤,从而出现疼痛的情况。
我们不难发现,跟腱炎、骨刺、足底脂肪垫萎缩这3种疾病都可能会引起足跟部的疼痛,当出现脚后跟疼痛时不能盲目当做骨质疏松,从而一味的补钙,更不要觉得忍忍就好,应该及时向医生咨询,避免发生更严重的伤害。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学习相关的预防知识。
二.脚后跟疼或是多种疾病所致,如何预防才全面?
选择合适的鞋子,防止摩擦损伤跟腱。
作为我们每天出行必备的物品,鞋子的选择至关重要。就拿跟高的鞋来说,虽然很美观但可能会给足部健康带来隐患,因为鞋子的高度不合适会摩擦损伤跟腱、皮肤,致使滑囊壁变肥厚,容易产生跟骨后滑膜炎,这同样会引起脚后跟疼痛。
所以平时在选择鞋子时,最好以柔软、平跟为主,这样不仅能保证脚部的舒适度,还能让鞋子与脚部更好地融合,防止我们在行走时发生不良情况。
进行激烈运动前需进行热身锻炼。
激烈的运动可能会影响足部的健康,尤其是对于本身就有足部疾病的人来说,可能会加剧疼痛的程度,引起膝盖等部位的损伤,从而影响脚部支撑身体的能力。
所以,如果要进行激烈的运动要注意做好热身运动,例如在长跑前先进行预热,活动和拉伸下肢后再开始跑步,在跑步时要合理控制速度,最好从一般速度开始,紧接着再逐渐增加跑步的速度。
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注意盐的食用量。
为避免骨质疏松引起的脚后跟痛,生活中应该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尤其是处于孕期的女性,不仅要保证自身的钙需求,还要给宝宝提供足够的钙以便吸收和利用,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除此之外还要注意食盐的摄入量,千万不要过多使用,否则可能会加速钙质的流失,补充的钙也起不到最佳的效果。
三.脚是人的第二心脏,出了问题要及时治疗。
不管是走路、跑步等各项运动,还是四处旅游等陶冶情操的活动,都需要有脚部的参与才能顺利完成,其重要程度堪比人的第二心脏。如果这个“心脏”出了问题,我们的健康也会随之受到影响,接下来我将以跟腱炎为例,让大家更加了解可能会采取的治疗方式。
查出跟腱炎不需要过度担心,大部分的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后症状会有所缓解,只有25%~45%的患者在经过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后,需进行相关的手术治疗。为方便大家更好地了解治疗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将发病的过程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
就拿急性发作期来说,休息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方法,在这个时期跟腱炎患者需要避免任何可能会加重、引起疼痛的动作,否则炎症和损伤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这个时期可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通常持续一周左右。
而慢性持续期的跟腱炎患者需要接受专业的治疗,主要以运动康复训练为主,其中包括离心型运动、负荷抗阻运动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专业的与的运动训练都具有一定的风险,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所以需要在专业的指导下进行,不建议患者自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