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况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又叫黄酸刺、酸刺柳,落叶灌木或乔木,高1.5米,在高山沟谷中可高达18米。棘刺较多,单叶通常近对生,长30~80毫米,宽4~10毫米,两端钝形或基部近圆形。
沙棘的果实圆球形,直径4~6毫米,橙黄色或桔红色;种子小,呈阔椭圆形至卵形,长3~4毫米,黑色或紫黑色,具光泽。花期4~5月,果期9~10月。
分布于我国新疆、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部等地,常生长于海拔800~3600米的温带山嵴、谷地、干涸河床地或山坡上,特别是黄土高原上最为普遍。
全球有51个国家分布有沙棘林,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地区。我国是世界上沙棘最丰富的国家,沙棘林面积总计1910万亩,其中人工沙棘林占全国沙棘林总面积的55%,沙棘已成为我国西北、华北等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乡村振兴的优良树种。
二、生态特性
沙棘喜光,耐寒,耐酷热,耐风沙及干旱气候。
(一)耐干旱。一般在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地区生长,如果降水量达不到400毫米,但在滩地、丘陵沟谷等也可生长。我国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大多在300~400毫米左右,栽种沙棘适应性强。
(二)耐瘠薄。对于土壤的要求不很严格,在粟钙土、草甸土上都有分布,在轻度盐碱土、沙土地区也可以生长,土层在40厘米左右就能生存,但不喜欢过于粘重的土壤,我国西北地区的草原、沙漠等地土壤贫瘠,栽种沙棘的生存性较强。
(三)耐高温和严寒。即使地面温度达50℃也不至于死亡。同时,在-50℃的低温环境中也能够生存。
三、主要价值
(一)沙棘果。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非常高,素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脂肪酸、微量元素、亚油素、沙棘黄酮等活性物质,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类氨基酸。可加工成果汁、果酒、果酱、果脯、果冻、饮料、保健品等。
(二)沙棘茶。沙棘叶片含粗蛋白15%、粗脂肪9%、粗纤维14%、无氮浸出物54%。用沙棘叶可制作保健茶,对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有缓解作用,消除疲劳、防止失眠。不过,还是要根据个人不同的体质适量饮用。
(三)沙棘油。含有206种对人体有益的活性物质,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和E、黄酮等,具有抗疲劳和增强机体活力及抗癌等特殊药理性能,有降胆固醇、减少血管壁中胆固醇含量的作用,能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症,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常被化妆品行业用作重要的高级化妆品原料。
(四)果素。经过高温萃取可以作为祛痘精华液的主要成分,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脂肪酸等营养成分,高温萃取的沙棘果素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每毫升可达到5623个酶单位,是人参的6倍之多。
Tip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自由基清除剂,通过阻断肌肤内过氧化产生的自由基,防止肌肤的过早老化,维持机体代谢平衡。
(五)恢复植被。前面提到沙棘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的特点,适合栽种到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少雨,土地瘠薄的环境。一般每亩荒地只需栽种120~150棵,4~5年即可成林,适合大规模种植,快速恢复植被。
(六)固沙。沙棘的灌丛茂密,根系发达,一株生长3年的沙棘根系向水平延伸最长可达6.3米,固土面积4.8立方米。另外,在一些陡险坡面上,沙棘的根不断延伸,把这些平常可能到不了的地段绿化。成林以后,抗冲刷性强,能够阻拦洪水下泄、拦截泥沙,减少侵蚀。
(七)固氮。能够为其他植物的生长提供养分,是优良的先锋树种和混交树种。如周边的杨树、榆树、刺槐,有了沙棘的存在,生长量分别提高129%、110%和130%。土壤有机含量为2.1%,氮量为0.1%,比平常土地要高出1倍上,不施任何肥料种植农作物,产量比一般农田也要高1倍以上。
(八)固碳。沙棘除了以上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外,还有极为重要的生态碳汇功能,1万亩沙棘公益林10年吸收二氧化碳量高达5.64万吨,这将对实现我国 “3060”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做出重要贡献。
可以说,沙棘是一种完美的植物,全身上下都是宝。